清远市连南瑶族自治县:破难题 创模式 提升少数民族地区优生优育指导工作水平
2025-03-17 17:33:10 阅读次数()
清远市连南瑶族自治县计生协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决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计生协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在...
清远市连南瑶族自治县计生协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决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计生协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在上级计生协的指导下,主动融入卫生健康工作,扎实推进计生协改革,以“向日葵亲子小屋”为载体,构建覆盖广泛、深入基层的服务网络,全面提升少数民族家庭科学育儿水平。
一、高位统筹,强化“三个保障”
(一)强化组织保障,凝聚工作合力。县计生协编制2名,由县政府分管副县长担任计生协会长,不断完善组织网络。高度重视“向日葵亲子小屋”创建,大力推进优生优育指导,成立县计生协会长亲自挂帅的工作领导小组,构建以党委政府领导为主导,计生协为主体,财政、教育、人社等多部门联动的“1+N”工作机制。高位统筹协调,各部门明确分工,协同合作,充分发挥职能优势,为项目推进提供了坚实的组织保障。
(二)落实资金保障,推动项目运行。2024年,投入专项资金,用于场地建设、设备购置、师资培训、活动开展等关键环节,完成“向日葵亲子小屋”主阵地建设,配备先进教学设备和安全设施,为婴幼儿打造优质学习和活动空间。
(三)完善制度保障,规范项目管理。制定印发《连南瑶族自治县“向日葵亲子小屋”管理制度》,涵盖人员管理、活动组织、资源调配等各个方面。制度上墙展示,强化工作人员与服务对象的制度意识,明确各岗位的职责,确保项目运行规范有序。
二、攻克难点,破解“三个问题”
(一)打破地域限制,构建“1+N”服务网络。针对瑶族居民居住分散、交通不便、早期教育资源难覆盖的问题,该县创新采用“1+N”服务模式。“向日葵亲子小屋”主阵地为县城0-3岁婴幼儿家庭提供专业服务。同时,通过送课下乡、亲子课堂、入户指导等方式,将流动活动场地拓展至各乡镇、社区、企业,形成多个流动服务点,有效解决教育资源分配不均问题。
(二)提升家长意识,强化科学育儿指导。为解决部分偏远地区家长科学育儿知识不足、观念传统的问题,县计生协组织亲子指导员深入社区、农村。围绕营养与喂养、睡眠等七个关键主题,开展音乐游戏、绘本讲解、亲子阅读等亲子活动,宣传科学养育、优生优育知识,提供亲子互动指导和咨询服务,构建三方联动的早期教育模式,提升家长科学育儿意识和能力。
(三)保障师资力量,提升服务专业水平。为应对专业师资匮乏难题,项目点师资积极参加省级培训,多次参与中国计生协项目培训指导。同时,通过“传帮带”培养更多优秀师资,为项目提供人才支撑。
三、多元拓展,实现“三项突破”
(一)社区服务突破,搭建家门口课堂。联合县住建局与小区物业,在人员密集小区开展亲子活动。将公益课堂设在物业中心,为0-3岁婴幼儿家庭提供科学育儿指导,涵盖亲子互动游戏、育儿知识讲座等。目前,已在多个小区开展活动,参与家庭众多,家长满意度高。
(二)机关推广突破,助力人才培育。响应乡村振兴战略,与供电局、医疗卫生单位合作,在机关单位开展公益课堂。通过小程序报名,为机关职工传授高效亲子陪伴技巧、科学育儿时间管理方法等,参与职工反馈孩子在亲子关系和行为习惯上有明显改善。
(三)瑶区覆盖突破,传递科学温暖。聚焦偏远瑶区,组织专业团队开展亲子活动进瑶区行动。结合瑶族文化特色,融入民族元素的亲子游戏、绘本故事,将科学育儿理念传递给瑶族家庭,服务多个村落和家庭。一位瑶族奶奶说:“党的政策真是好,家门口就有专业的人员开亲子课堂,教家长怎么去科学养育孩子。”一位有两个小孩的母亲笑着说:“国家为我们提供这么好的服务,鼓励我们生还负责教我们怎么育,这样再生一个就不怕带不好了。”
四、落实服务,助力“三个提升”
(一)受益家庭数量不断提升。2024年,共开展53场亲子活动。其中,主阵地开展亲子活动27场,238组家庭参加,服务人数476人次;流动活动场地送课下乡开展亲子活动26场,415组家庭参加,服务人数830人次;入户指导3场,服务28户3岁以下婴幼儿家庭,主题宣传活动3场,其他宣传活动9场。项目覆盖范围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少数民族家庭从中受益。
(二)家长育儿能力有效提升。通过一系列的亲子活动和宣传教育,家长的科学育儿观念发生了显著转变。他们更加注重孩子的早期教育,积极学习科学育儿知识和方法,家庭养育照护能力得到有效提升。许多家长表示,参与项目活动后,学会了如何与孩子更好地互动,如何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
(三)儿童健康发展全面提升。在丰富多样的活动中,孩子们的身体素质、语言表达、认知能力等方面都得到了良好的发展。音乐游戏锻炼了他们的节奏感和身体协调性,绘本讲解和亲子阅读培养了他们的语言表达和想象力,大运动课程提升了他们的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
五、谋篇布局,聚焦“三大战略”
(一)宣传矩阵构建战略,扩大项目辐射半径。全力打造全方位、多层次的宣传矩阵,充分发挥新媒体平台的传播优势,利用微信公众号定期推送科学育儿知识文章、短视频平台发布趣味科普视频,精准触达目标群体。同时,持续开展线下讲座,邀请育儿专家现场答疑解惑;举办形式多样的亲子活动,增强家长与孩子的互动体验。以此扩大科学育儿知识的传播广度与深度,吸引更多家庭主动参与项目活动,不断拓展项目的影响力范围。
(二)设施品质升级战略,夯实服务硬件基础。将设施条件改善作为提升服务质量的关键着力点,积极与相关部门沟通协调,争取更多资金支持与政策倾斜。为流动服务点配备智能化教学设备,满足多样化教学需求;安装全方位安全监控系统、柔软环保的防护设施,为婴幼儿打造零风险的学习和活动空间。通过硬件设施的全面升级,切实提升服务质量,为项目的高效开展提供坚实保障。
(三)协同创新发展战略,开拓教育全新格局。秉持开放合作的理念,深度加强与教育、卫健等相关部门,幼儿园、托育机构等单位,以及其他地区先进项目的合作交流。定期组织交流研讨会,分享成功经验与创新做法;开展联合教研活动,共同开发特色课程与教学方法。通过协同创新,不断探索适合少数民族地区的早期教育新模式、新内容,为婴幼儿健康成长营造更为优质的社会环境,推动少数民族地区早期教育事业迈向新高度。
(来源:连南瑶族自治县计生协)
一、高位统筹,强化“三个保障”
(一)强化组织保障,凝聚工作合力。县计生协编制2名,由县政府分管副县长担任计生协会长,不断完善组织网络。高度重视“向日葵亲子小屋”创建,大力推进优生优育指导,成立县计生协会长亲自挂帅的工作领导小组,构建以党委政府领导为主导,计生协为主体,财政、教育、人社等多部门联动的“1+N”工作机制。高位统筹协调,各部门明确分工,协同合作,充分发挥职能优势,为项目推进提供了坚实的组织保障。
(二)落实资金保障,推动项目运行。2024年,投入专项资金,用于场地建设、设备购置、师资培训、活动开展等关键环节,完成“向日葵亲子小屋”主阵地建设,配备先进教学设备和安全设施,为婴幼儿打造优质学习和活动空间。
(三)完善制度保障,规范项目管理。制定印发《连南瑶族自治县“向日葵亲子小屋”管理制度》,涵盖人员管理、活动组织、资源调配等各个方面。制度上墙展示,强化工作人员与服务对象的制度意识,明确各岗位的职责,确保项目运行规范有序。
二、攻克难点,破解“三个问题”
(一)打破地域限制,构建“1+N”服务网络。针对瑶族居民居住分散、交通不便、早期教育资源难覆盖的问题,该县创新采用“1+N”服务模式。“向日葵亲子小屋”主阵地为县城0-3岁婴幼儿家庭提供专业服务。同时,通过送课下乡、亲子课堂、入户指导等方式,将流动活动场地拓展至各乡镇、社区、企业,形成多个流动服务点,有效解决教育资源分配不均问题。
(二)提升家长意识,强化科学育儿指导。为解决部分偏远地区家长科学育儿知识不足、观念传统的问题,县计生协组织亲子指导员深入社区、农村。围绕营养与喂养、睡眠等七个关键主题,开展音乐游戏、绘本讲解、亲子阅读等亲子活动,宣传科学养育、优生优育知识,提供亲子互动指导和咨询服务,构建三方联动的早期教育模式,提升家长科学育儿意识和能力。
(三)保障师资力量,提升服务专业水平。为应对专业师资匮乏难题,项目点师资积极参加省级培训,多次参与中国计生协项目培训指导。同时,通过“传帮带”培养更多优秀师资,为项目提供人才支撑。
三、多元拓展,实现“三项突破”
(一)社区服务突破,搭建家门口课堂。联合县住建局与小区物业,在人员密集小区开展亲子活动。将公益课堂设在物业中心,为0-3岁婴幼儿家庭提供科学育儿指导,涵盖亲子互动游戏、育儿知识讲座等。目前,已在多个小区开展活动,参与家庭众多,家长满意度高。
(二)机关推广突破,助力人才培育。响应乡村振兴战略,与供电局、医疗卫生单位合作,在机关单位开展公益课堂。通过小程序报名,为机关职工传授高效亲子陪伴技巧、科学育儿时间管理方法等,参与职工反馈孩子在亲子关系和行为习惯上有明显改善。
(三)瑶区覆盖突破,传递科学温暖。聚焦偏远瑶区,组织专业团队开展亲子活动进瑶区行动。结合瑶族文化特色,融入民族元素的亲子游戏、绘本故事,将科学育儿理念传递给瑶族家庭,服务多个村落和家庭。一位瑶族奶奶说:“党的政策真是好,家门口就有专业的人员开亲子课堂,教家长怎么去科学养育孩子。”一位有两个小孩的母亲笑着说:“国家为我们提供这么好的服务,鼓励我们生还负责教我们怎么育,这样再生一个就不怕带不好了。”
四、落实服务,助力“三个提升”
(一)受益家庭数量不断提升。2024年,共开展53场亲子活动。其中,主阵地开展亲子活动27场,238组家庭参加,服务人数476人次;流动活动场地送课下乡开展亲子活动26场,415组家庭参加,服务人数830人次;入户指导3场,服务28户3岁以下婴幼儿家庭,主题宣传活动3场,其他宣传活动9场。项目覆盖范围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少数民族家庭从中受益。
(二)家长育儿能力有效提升。通过一系列的亲子活动和宣传教育,家长的科学育儿观念发生了显著转变。他们更加注重孩子的早期教育,积极学习科学育儿知识和方法,家庭养育照护能力得到有效提升。许多家长表示,参与项目活动后,学会了如何与孩子更好地互动,如何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
(三)儿童健康发展全面提升。在丰富多样的活动中,孩子们的身体素质、语言表达、认知能力等方面都得到了良好的发展。音乐游戏锻炼了他们的节奏感和身体协调性,绘本讲解和亲子阅读培养了他们的语言表达和想象力,大运动课程提升了他们的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
五、谋篇布局,聚焦“三大战略”
(一)宣传矩阵构建战略,扩大项目辐射半径。全力打造全方位、多层次的宣传矩阵,充分发挥新媒体平台的传播优势,利用微信公众号定期推送科学育儿知识文章、短视频平台发布趣味科普视频,精准触达目标群体。同时,持续开展线下讲座,邀请育儿专家现场答疑解惑;举办形式多样的亲子活动,增强家长与孩子的互动体验。以此扩大科学育儿知识的传播广度与深度,吸引更多家庭主动参与项目活动,不断拓展项目的影响力范围。
(二)设施品质升级战略,夯实服务硬件基础。将设施条件改善作为提升服务质量的关键着力点,积极与相关部门沟通协调,争取更多资金支持与政策倾斜。为流动服务点配备智能化教学设备,满足多样化教学需求;安装全方位安全监控系统、柔软环保的防护设施,为婴幼儿打造零风险的学习和活动空间。通过硬件设施的全面升级,切实提升服务质量,为项目的高效开展提供坚实保障。
(三)协同创新发展战略,开拓教育全新格局。秉持开放合作的理念,深度加强与教育、卫健等相关部门,幼儿园、托育机构等单位,以及其他地区先进项目的合作交流。定期组织交流研讨会,分享成功经验与创新做法;开展联合教研活动,共同开发特色课程与教学方法。通过协同创新,不断探索适合少数民族地区的早期教育新模式、新内容,为婴幼儿健康成长营造更为优质的社会环境,推动少数民族地区早期教育事业迈向新高度。
(来源:连南瑶族自治县计生协)
上一篇:梅州:提高站位 扛牢责任 奋力推进计生协改革深化发展
下一篇: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