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嫁女”回门宴
2018-07-10 14:30:53 阅读次数()
2018年2月22日,年后的第一个工作日,肇庆市古遗村妇女主任谢凤婵揣着开年利是兴高采烈地往村委赶。途径村口时看到同村谢英珍一脸愁云
2018年2月22日,年后的第一个工作日,肇庆市古遗村妇女主任谢凤婵揣着开年利是兴高采烈地往村委赶。途径村口时看到同村谢英珍一脸愁云地坐在屋门口发呆。“婆婆,大过年的,您怎么不高兴啦?”“唉,也不知道我们家阿云嫁去中山过得怎么样,过年就寥寥落落几句话的电话,看不到人啊。。。。。。”说着就垂头丧气的回了屋。
“来来来,大伙都坐过来吧,发红包咯”,一听到有红包,村委会的工作人员都迅速地聚集在了妇女主任身边。其实回到村委会,谢凤婵心里一直在想着谢英珍的事,借着发红包,谢凤婵试探性的询问大家“如果以后你们都嫁出去了,还会想着经常回村里看看吗?”“会呀”“难吧,哪有那么多的时间啊”“没什么事回来干嘛啊”“如果是你的女儿嫁出去了,如果你儿时的姐妹嫁出去了,你希望她经常回家看看吗?”谢凤婵转头再问。空气瞬间凝住了,大家都沉默不语。突然,村委干部阿敏有点哽咽的说道:“我有个小学同学嫁出去十几年了,每次同学聚会都没有她,我们都很想她啊”。借着这势,谢凤婵提出了她的想法:“现在国家都提倡村居自治,我们古遗村1200多号人都是姓谢的,谢家村的事就是我们自己的事,今天在村口见到阿珍阿姨因为挂念外嫁的女儿而心情不好,我想很多人也有这种心情。我想组织一场外嫁女回门宴,你们觉得如何?”“好啊,凤婵姐,你是我们的妇女主任,你牵头,我们一定全力配合!”没想到,谢凤婵的提议得到了村委会的一致认同,一场外嫁女的回门宴就这样敲定了。
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翻查人员名册才发现在册登记的外嫁女居然有800多人。为了能尽可能的通知到所有的外嫁女回门,村委会人分成9个村民小组,每个村民小组选定一个负责人,根据手册上的名单逐个通知,有本人电话的通知本人,没有的就通知亲戚,务必将外嫁女回门宴的通知落实到到每一个人,谢凤婵主任还特别提出一定要通知到谢英珍的女儿。经过两个星期的摸查、统计到最后通知,居然有400多人答应了参加古遗村外嫁女的回门宴,其中大多数分布在深圳、中山、香港等地。看到这个结果,村委会的干事们都兴奋不已,接下来问题来了:经费怎么办?村委会最多能拿出3万左右,而400多人的回门宴所需经费肯定不止这些。难道大家辛辛苦苦准备的回门宴就这样流产了吗?难题就此搁浅,时间似乎都这样静止了。。。。。。
“滴滴”“滴滴”“滴滴”,手机不断地传出了信息声,突然村委会的干部们纷纷被拉进了“谢氏姐妹们群”。原来自从收到通知要参加回门宴,很多联系上的姐妹们已经组建了一个微信群,冠以美名曰“谢氏姐妹们群”。在群里,很多热心的姐妹们已经想到了可能会出现资金的问题,于是她们自发地进行了筹资,100、500、1000,大家有钱的出钱,没钱的出力,还有一位姐妹委托她哥哥给村委会捐了两头猪,特别交代要在回门宴当天做烧猪。类似这样的捐赠数不胜数,特别有些远嫁香港的姐妹,特意从香港购买了大量的外用膏药给村里的老人,作为回门礼孝敬娘家人。3月25日,这一天简直比过年还热闹,在村委会主任谢佛兴的带领下,古遗村村委会联合妇联、教育局共同举办了一场盛大的外嫁女“回门宴”。到场的每一位外嫁女都带着村委会赠送的粉红色的丝巾,寓意着每一位外嫁女都曾经有一个粉红色的回忆;一些多年不见的姐妹们紧紧的抱在一起,泪流满面不愿分开;一位90多岁的谢奶奶,身体硬朗的很,走路感觉比年轻人都快。谢奶奶说,几十年过去了,家乡起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果不是孙子送我过来我都快不认识回家的路了。
为了让外嫁女们有个愉快而难忘的回忆,在古遗村祠堂外的广场上开展了回门宴系列活动。首先是古遗村谢佛兴书记致辞,介绍了谢氏古遗村这些年的变化,同时鼓励姐妹们有能力的可以回家乡投资,把古遗村打造成最美乡村;接着醒狮队、舞蹈队、幼儿园进行了形式多样的表演;还有“谢氏姐妹群”的姐妹们准备的各种才艺展示。
台下的姐妹们有的欣赏节目,有的谈笑风生。时而这边开怀大笑,时而那边含羞私语,久未谋面的发小姐妹们相互交流着幸福生活感受和对美好未来的憧憬。回门宴后,很多外嫁女都久久不愿离去,一位80多岁的老奶奶紧紧握住妇女主任的手说:“谢谢你,你为我们做了一件好事,我还能看到以前同村的姐妹,这个,我想都不敢想啊”。还有谢英珍阿姨,提着鸡、鸡蛋、粽子送给了谢凤婵主任,“我只是过年的时候说了两句,你就放在心里了,你真是我们的好主任啊”!泪水,已经模糊了谢凤婵主任的双眼,作为古遗村的妇女主任,只是做了一个微不足道的小事,村民们却给了大大的回报。她在心里盘算着如何将回门宴办下去。
肇庆市古遗村,是谢氏家族的根,是谢氏家族祖祖辈辈繁衍生息的地方,作为古遗村村委会的妇女主任,通过一场回门宴,让外嫁女感受到了兄弟姐妹们隔不断的亲情和对家乡故土的深深眷恋,无论他们是青春年少正当年,抑或是两鬓斑白近黄昏,他们的根永远都扎在古遗村,永远都是谢氏家族这棵参天古树上的一枝一叶。
(广州市荔湾区计生协 侯瑾)